全国咨询热线:15666590427

停车普查“佛山模式”助力纾解停车难题

发布时间:2024-03-09 17:29:43 人气: 来源:

【924够意思12月21日讯】最近,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统筹开展的停车普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建立了完整的停车静态大数据底座,成为全国首例开展全市域、全样本停车普查的地级市,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停车普查“佛山模式”。

  佛山新闻传媒中心FM92.4《自在畅行》邀请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科室代表嘉宾和技术单位上线,详细讲解停车普查“佛山模式”。

  去年4月,佛山市“停车难”纾解工程三年行动工作全面启动,行动中明确要求开展全市各类停车设施资源普查。

  普查数据显示,佛山全市泊位共304.3万个,其中住宅类泊位140.5万个,占比46%;非住宅类114.8万个,占比38%;村庄33.3万个,占比11%;路内15.7万个,占比5%。2022年全市小汽车保有量334.8万辆,小汽车泊车比0.91,高于我国大城市泊车比的平均水平,但与国家规范要求的泊车比1.1-1.3还有一定差距。全市泊位、车辆停放整体呈现“东密西疏”的形态,临广地区泊位、停车较多,与城市发展特征相契合。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城道科副科长李景钊提到,普查结果显示,停车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老旧小区、城中村、工厂、市场、医院等典型吸引点周边,停车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像老旧小区、城中村这些因为早期配建不足,泊位较少,居住端停车需求无法得到保障,而市场、医院、学校等主要由于高峰期车辆短时集聚,停车问题也较为严重。


  “全市域、全样本”普查模式

  根据《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结合佛山城乡交错、制造业立市等城市特征,停车普查将停车设施分为住宅类、非住宅类、村庄类和路内四大类,同时细分了老旧小区、城中村、工厂、桥下空间等30个小类,分别普查停车场基本信息、泊位信息和需求信息等。

住宅停车区

医院停车库

  然后根据行政区划、镇街、社区(村居)等边界信息,将佛山市域划分为1700多个普查单元,平均每个单元约2平方公里,核心区开发程度高,单元面积小,外围区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单元面积大。将每个普查单元责任到人,逐一进行地毯式普查。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院副院长王小龙表示,“这是佛山首次开展停车普查工作,对于摸清佛山停车底数意义重大。因此,我们最终采用了“全市域、全样本”的普查模式。”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院工程师彭丹介绍,佛山可以说是全国首个开展“全市域、全样本”停车普查的地级市,真正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

  “全市域”

  普查范围是佛山全市,总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涵盖5个行政区、32个镇街、700多个村居社区。

  “全样本”

  即不抽样。4大类、30小类的停车设施均进行了普查,机关单位、学校等相对不开放的停车场所也都在普查范围内。

  同时,本次停车普查在全国范围首次创新性提出并普查了非划线合理停车空间,精准识别“假性缺口”。

  “‘非划线合理停车空间’,即在单位、小区、工厂等路外停车场,内部有一块可用于停车的空地,未划设泊位,但车辆停放于此不影响交通、消防等,从而对这块空地可划设的泊位进行估算,并折算为标准车位数。”


  普查数据两大亮点

  本次停车普查全面获取了全市2万多个停车场,200万+翔实的停车数据信息,有效解决了以往停车底数不清、口径不一的数据问题,有两个突出的亮点。

  停车静态大数据底座

  首次构建了佛山全市域完整的停车静态大数据底座,立足宏观、把握中观、聚焦微观,汇集全市停车场点、线、面多维数据信息。

  “点”是指路外停车场;“线”是指路内停车;“面”则是指任何一个片区范围。数据坐标化矢量化,意味着可以针对任何停车场、任何片区进行多尺度、多视角全面分析。

  支撑性强,跨部门共享共用

  相关数据成果正广泛应用于我市停车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并有力支撑“百千万工程”、城市“畅通工程”行动、“双十园区”建设等相关工作开展,为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佛山模式”。


  普查结果显示,佛山停车目前存在三大问题,即停车泊位部分欠缺、停车资源利用不均、片区停车矛盾突出,接下来停车工作将从“精准增供、精益管理、精细治理”三方面入手,深化停车大数据现代化综合治理,落实“停车难”纾解工程相关工作。

  1 精准增供,在空间上挖掘增量

  以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潜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建设用地的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同时,通过调整停车分区,优化建筑物差异化停车配建指标,鼓励和支持建筑物实行超配建等方式,合理增加居住端基本车位。

  2 精益管理,从时间上提质增效

  构建全域智慧停车管理体系,通过增设三级智慧停车诱导系统、开发全市统一智慧停车平台、停车服务小程序等,完善智慧停车服务,引导停车均衡分流。目前,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平台功能已开发完成,正在开展平台征名活动,争取实现年内平台上线使用。

  3 精细治理,从时空上综合改善

  基于丰富的普查数据,拟构建佛山停车指数体系,精准识别“停车难”片区,建立综合整治片区项目库,实施“一点一策”综合改善。并联合拥堵指数,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形成“评估-问题-改进-再评估”工作闭环,不断深化动静态交通现代化综合治理。

  ■编辑TWZ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666590427

上班时间

周一至周六上午8:30-下午5:30

公司电话

15666590427


线